行星距恒星120亿公里:挑战行星形成理论
本文最后更新于 429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令人惊讶的行星,其轨道距离其恒星大约75亿英里,即120亿公里。这个发现可能挑战当前的行星形成理论。哈勃望远镜的图像揭示了红矮星TWHydrae周围的轨道环境,近红外相机和多目标光谱仪发现恒星周围轨道上出现了像雪犁一样的痕迹,周围庞大的物质盘面中正在形成新的行星。该技术可遮挡来自恒星的强烈光芒,使科学家可以发现较为昏暗的行星轨迹。红矮星TWHydrae位于长蛇座方向上,距离我们大约176光年。 红矮星TWHydrae的质量比太阳要小得多,大约只有太阳质量的55%,但是其周围存在庞大的尘埃结构,这一发现增加了银河系中行星形成的多样性。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约900颗系外行星,红矮星TWHydrae系统中这颗行星的轨道半径可能是最大的,接近冥王星轨道半径的两倍。传统的行星形成理论认为,恒星周围的物质盘需要进行长达千万年的积累,才能形成行星,宇宙尘埃、空间岩石和气体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聚集,在距离恒星一定距离上存在可形成恒星的物质盘,但如果要在120亿公里的轨道上聚集一定质量的物质就显得相当困难。 距离恒星越远的轨道上,形成行星的概率就越小,我们太阳系内的木星轨道半径为8亿公里,形成时间大约为1000万年,而红矮星TWHydrae的年龄只有800万年左右,根据这一理论,该恒星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这一遥远的轨道上聚集物质,更何况红矮星TWHydrae的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一半左右。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科学家约翰·迪贝斯认为在低质量恒星周围出现大轨道周期行星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另一种行星形成理论认为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行星,当恒星周围的物质盘在引力的作用下发生坍缩,只需要数千年就可以形成行星。根据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望远镜阵观测显示,红矮星TWHydrae系统的外围区域缺乏大量尘埃颗粒,物质主要集中在88亿公里的轨道半径内,该范围内的物质颗粒直径大约沙粒,传统的行星形成理论认为这个范围之外的轨道条件无法形成行星,那么这颗行星是从何而来的呢?这是一个迷。 来源:science

文章名称:《行星距恒星120亿公里:挑战行星形成理论》
文章链接:https://www.1udd.com/36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 License 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风险声明: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请于下载后 24 小时内删除,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