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后更新于 54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要熟悉这些东西的概念还是需要有一定 Linux 基础
按先后顺序,按一下先后顺序创建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细节因人而异,基于方案,去细调就好)
1、选择文件系统类型 ”EFI “并创建 “EFI ”,我习惯性留个 512 MB 。留点余地可以免得有些情况不好折腾,当不需要折腾也不用担心浪费这点空间; 2、选择文件系统类型 ”交换空间“ 并创建 “swap” ,我习惯性最少留个 “2048 MB” ,最大 “4096 MB”。 不管是自己物理内存有多大,留个数仅仅为了预防万一而已,太少实际也没多大作用,太多了对于大物理内存容量来说,用到的概率太低了。至于本身物理内存太小的,说明你本身的存储硬件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毕竟配置硬件优先级来说,内存的优先级是高于存储硬件的,所以在这种多数情况下,”swap “配置太多属实没多大实际效益。至于是否因休眠功能一并来考虑 ”swap“ 的大小留存,这个看个人需要吧,反正不是笔记本我压根用不到休眠。 3、选择文件系统类型 ”ext4 “并创建 “/boot”,多数应用场景下,我认为配置 “1530 ~ 2046 MB”足以应付了,有其他情况的,通常来说使用者自己也有一定想法的,就按自己想法来就好了; 4、选择文件系统类型 ”xfs“ 并创建 “/”, 这里配置的空间较为灵活,假设你生育的空间容量很多,即使划分了 ”100G“ 给这里,还有 ”100G“ 的 3 倍以上,那么我建议自己划分 ”100G“ ,否则生育空间并不多的前提下,要么按剩余空间的 ”30~40%“ 划分出给这里,要么直接抛弃 ”/home“,剩余的全划分在此处。 5、有关是否要配置 ”/home“,如果存储容量有限,抛弃” /home“,至于原因,我认为既然硬件条件有限,要么你的目的是折腾,要么是实验,这种类型,没有非要坚持/home的独立。 6、注意格式是用 ”xfs“还是用默认的,根据自己使用需要来配置,不要盲目的选择,如果不熟悉或不了解,那么我强烈建议还是用默认的格式;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想法。
如下是交换空间的推荐配置:
物理内存 建议交换空间大小 如果开启休眠功能建议的交换空间大小 ≤2GB 内存的2倍 内存的3倍 >2GB-8GB 等于内存大小 内存的2倍 >8GB-64GB 至少4GB 内存的1.5倍 >64GB 至少4G 不建议使用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