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量子点电视 Q8C
一个往左,一个向右的外观
索尼 A1 和三星 Q8C 在外观上走的是完全相反的风格。
▲ 索尼 OLED 电视 A1 背部
▲ 三星量子点电视 Q8C 背部
无论 A1 怎么摆,正面都只看到一块边框超窄的 OLED 面板,就连一般品牌舍不得割舍的 Logo 几乎看不到,摆在地毯上特别有感觉;其起支撑作用的背部底座内置了电视的主机,缩减了面板部分的空间,使得 A1 面板部分的厚度只比 iPhone 6 厚一点。
▲索尼 OLED 电视 A1 厚度
▲ 三星量子点电视 Q8C 厚度
▲ 三星量子点电视 Q8C 支架
而拥有传统支架的 Q8C,更适合摆放在电视柜或者是墙上了,曲面的它厚度却比 A1 大,而采用的却是外置主机的设计,需要用一根专用光纤连接线将电视与主机连接,而这根光纤在搬运的过程中得注意收纳,放在桌上会显得凌乱并且比较娇嫩,容易弯折或拉扯而造成损坏。
▲ 三星量子点电视 Q8C 外置主机与线缆
个人更喜欢简洁的索尼 A1,无底座的简洁设计跟家居环境融合得更好;而曲面的三星 Q8C 对比下就显得稍微平庸些了。
声音,影音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索尼其实并没有为 A1 配备传统的扬声器单元,而是将整屏幕面板设计为特殊的扬声器。背后一条紧贴的背面板的「横梁」隐藏着玄机,左右两端配有特殊的发声单元,能将索尼 A1 的 OLED 面板引起共振,从而让声音从面板中发出,没有任何反射地进入电视前观众耳中,索尼把这种技术称之为 Acoustic Surface 银幕声场。.
画质的较量,不仅是量子点面板与 OLED 面板角逐
三星 Q8C 采用了一块 4K 分辨率的量子点显示面板,而索尼 A1 采用相同分辨率的 OLED 显示面板。两种面板在显示原理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 对比度对比组 1:索尼 OLED 电视 A1
▲ 对比度对比组 1:三星量子点电视 Q8C
▲ 对比度对比组 2:索尼 OLED 电视 A1
▲对比度对比组 2:三星量子点电视 Q8C
OLED 自发光的原理,画面的黑色像素不发光,使得 A1 画面的黑色就是全黑,不容半点杂质;而量子点显示面板,是通过控制光线偏振方向的旋转来实现对光的控制,再精准也不能完全阻挡背光,因此 Q8C 的黑色并没有那么彻底,画面中夜幕下的颜色泛白,就像是蒙了一层薄雾。
▲ 三星量子点电视 Q8C 侧视角度
▲ 索尼 OLED 电视 A1 侧视角度
能耗, 应 「 以不变应万变 」 还是 「 灵活多变 」 ?
除了画面观感上的不同,这两种显示技术在实际的功耗上也有着不一样的表现。
电视的 「智能 」 ,应简洁还是全面?
三星 Q8C 和索尼 A1 分别搭载了 Android 与 TIZEN 操作系统智能电视,二者也有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系统界面。
三星 Q8C 和索尼 A1 可谓是市面上三万元档位的佼佼者,成像上两者分别代表了量子点背光面板以及 OLED 面板。而总的来说,这两类显示技术有这不同的优缺点,前者拥有更高的亮度、更可控的成本,而后者拥有更广的颜色表现、更广的可视角度、更独立而灵活的控光等;前者是 LED 背光液晶显示屏的改进版,而后者就是区别于液晶显示的新技术,打滚时间不长却后生可畏。